English

透过西方看西部

2000-08-16 来源:中华读书报 □赵晨钰 我有话说

自从公元13世纪意大利的破落商人马可·波罗在威尼斯城堡中那间阴暗的石头囚室里写下著名的《马可·波罗中国纪行》,把中国描绘得花团锦簇般美丽并且富庶得遍地是黄金后,中国成了西方人憧憬中的美妙与财富的理想天堂。正是这种对财富与美丽中国的神秘憧憬,不但导致了哥伦布、麦哲伦等人的环球航海旅行和对美洲大陆的地理大发现,也吸引了一大批美国、英国、德国、法国、丹麦、荷兰等国的地理学家、旅行学家聚集在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的旗帜下,于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中叶,远渡重洋,络绎前来中国探险和考察。他们或骑着牦牛爬上平均海拔10000英尺以上的雪域高原,寻访梦中的香格里拉;或是驱车数千里沿着骆驼商队的足迹深入大漠戈壁,去感受绿洲居民富于民族特色的风物人情;或是驾驭老式螺旋浆飞机和陈旧的照像设备去拍摄珠穆朗玛峰巍峨雄壮的身影;或是肃然伫立在云冈石窟前默默记诵菩萨像的数量……

在这些探险和考察的过程中,国家地理学会旗下的科学家遭到许多巨大而无法预料的困难。不仅高原缺少氧气,戈壁滩上的炎炎烈日时时折磨着他们;而且由于语言不通,地形环境不熟悉,他们经常因错过宿营地而不得不摸黑前进或者牵着马、骆驼寻找山洞、凹崖下避风处野营。

美籍荷兰人梅尔1909年在内蒙古地区收集植物标本的14天中,“只睡了4个晚上。另外的10个晚上,一晚被狼吵醒,两晚被雨淋醒,还有4个晚上要躲避强盗,余下的3个晚上更是惨得没法说。”而1926年洛克在《国家地理》杂志上发表的他关于长江上游考察的报告,更加深了我们对探险者所面临之危险的理解。他写道:“现在,我们进入了一条更深、也更恐怖的峡谷,这儿十分荒瘠,几乎寸草不生。这儿河流绕成痛苦的绳圈状,看起来就像是一条蛇要挣脱掌握的样子。”“在这个峡谷中,路仅有一掌宽。有一处地方,只搭着两根木头充当路。走这儿时,人必须将脚紧紧地贴着悬崖壁,用手紧抓着上方的石壁,总之,就像是侧着的甲壳类动物那样……”

也许,就是在经历了这些旅途中的艰难困苦与巨大危险后,这些探险者才真正领略到了中国大地的壮丽风景与淳厚民俗,由衷地发出了赞叹之声。

1910年9月,《国家地理》杂志发表的卡纳斯·朱诺博士《中国奇异的风俗习惯》一文中说:“中国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唯一未被打断古老文明的国家,至今她仍有旺盛的生命力。中国文明蓬勃向上的活力深深地震撼了每一个对中国有深入了解或是深入中国内地的人。……她是一个有着特殊信仰和勤劳智慧的民族。这个民族热爱和平,追求美妙和谐的生活方式,并且表现了一个东方古老民族的优秀品质:享有高贵的精神生活,同时能坦然面对贫乏而单调的物质生活。”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